受疫情影响,教育部做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指示,各地为响应号召都做出了延迟开学的决定。各地纷纷开展在线教学,这一变化给老师、学生、家长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也显露出了许多问题。
张恒柱 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南京市第九中学校长
在线教学是依托信息技术对不特定的多数学生在线进行的授课活动,当然,对老师来说,在线教学毕竟也是一种教学,只不过是无法直接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经过摸索,教师还是可以逐步适应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而随着教学实践中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将会推动线上教学的不断发展。线上教学发展须直面以下问题。
问题之一:在线教学的时长和形式。
有研究表明,成人的注意力仅仅能高度集中20分钟左右。学习时长过长、教学方式单一、不注意休息和锻炼,这些都是在线教学效率不高的现实原因。这次疫情期间,多地规定在线课程时长不超过20分钟就不失为一种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的做法。高中毕业班复习阶段如果确实需要整块学习的内容过多,则需把一节课分成不同的阶段,使学生精力得到调剂。
在线上教学中,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课堂深受学生欢迎。老师可以提前几分钟进入课堂,与学生交流互动,进行课前预热,而教师每讲完一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耳麦询问学生有没有问题,在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在留言区即时发送消息提出自己的问题,遇到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还可以实行抢麦互动,在练习环节,学生还可以针对不会的题目及时拍照上传。如果老师非常熟悉信息技术手段并能在教学中自如使用,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疲劳了,也可以带入一些小游戏,既缓解学生的疲劳,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问题之二: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讲授,学生的感受可能会大相径庭,即使教师讲授的是集体备课下完全一致的内容,这应该引起全体教育者的反思。在线教学因为和学生相隔着一块屏幕,教师再也无法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这种形式就要求教师更具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鲜明的个性,在某种程度上,教师风格和个性甚至可以成为学生“粘连”在课堂最重要的因素。
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充分肯定教师的教学风格对教学效果的作用,他说“教学成败的关键不是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而是人际关系、情感态度”。他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对经验开放,保持生活充实,信任自己的肌体,有自由感和创造性”,这样才会“使学生发现自我,成为自己,塑造个性,优化发展”。
在线教学中,教师的个性特色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有着更大的教育影响力,直接影响教育成效,甚至锻造着学生未来的个性和人格。为适应在线教学需要,面对网络上风格各异、学生喜闻乐见的老师,教师可以博采众长,努力形成和自己气质特点相适应教学风格,这样的老师,本身就是一本多姿多彩的教科书,一如自号为“苦水”的文化名人顾随先生,学生赞他 “有时站在讲台上,一语不发,就是一首无言的诗”。
问题之三:让教学变得“有意义”。
脑神经科学家迈克尔.斯卡丹通过其所做的脑神经科学实验表明,只有在确认某件事值得学习后,大脑的某一区域才能被激活。这就告诉我们必须要努力挖掘事物的意义,才能让学生专注于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找出事物间的关联是发掘意义的基本手段,碎片化学习是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特点,在线教学因受条件的限制,更容易进行点状教学,这就更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割裂知识间的联系,将整体的知识碎片化,从而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事物进而无法真正理解事物的意义而游离于课堂。
在线教学的老师,应该积极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中努力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以流程图、演变图,矩阵图、概念图、步骤示意图等简明扼要的图示的方式帮助学生从整体入手,“先见森林,再见树木”,建立知识之间的连接,将知识结构化,进而帮助学生将新知建构进自己的知识网络。
问题之四:教学要富有挑战性。
不少人因担心学生负担过重丧失学习兴趣,而在教学中不断降低教学要求,特别是在线教学,他们因担心学生专注力不高更易游离,故而在线教学中出现了单纯为迎合学生趣味而将教学娱乐化、简单化的倾向,以为这样就能让学生愿意固守在课堂上。殊不知,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使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不断得以提升,这正是教师的专业性和优势之所在。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知识和能力得不到提高,思维得不到拓展,情感得不到陶冶,学生最终会远离这样的教学。因此,真正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可能不同,但最终都应该是有逻辑性、有高度、有深度的,唯此,才能不断吸引学生有信心、有力量、有毅力接力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步伐不断前进。
吴砥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当前,全国上下正处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阶段,为尽可能降低疫情对中小学教学的影响,各地积极响应,纷纷发动教师开展在线教学,以确保“停课不停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线教学存在三个必须重视。
难点一:教师信息素养
教师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伦理等方面,在线教学的开展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我国教育信息化近年来发展很快,多数中小学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但这些教学活动主要还是在学校内的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多功能室等物理空间来开展的。进入网络空间后,教与学的时空场景发生了根本改变,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否胜任师生全程不能面对面的在线教学就成为在线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师培训,加强线上协同教研,尤其是多开展实操性强的课例分析,同时开展在线评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
难点二:在线教学模式
由于具有完全不同的时空边界,在线教学多数情况下都不能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工具和资源,创新性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在线教学在资源应用上具有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全媒体资源,提供比传统的线下课堂更高质量的内容体验。另一方面,在线教学在教学组织上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比如以短视频为主的微课,配合高质量的辅助课件资源,并利用教学平台和智能工具开展在线讨论和单元测评,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因此,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技术条件、学生认知层次、教学内容特点等,灵活选择在线直播、自主学习等不同方式,探索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交互式、个性化教学,这也是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一次全面探索。
难点三:信息化教学条件
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过前期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通过推进“三通两平台”,大部分学校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信息化教学条件,中小学联网率超过98%,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然而,由于很多地区学校以直播课形式开展在线教学,导致开课时段的网络负荷空前提升,教学过程高延时、高故障成为普遍现象。这一方面需要各地学校调整教学方式,减少直播课,增大自主学习比例;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改善信息化教学条件,切实提升网络、终端、内容、工具配置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的“停课不停学”任务就是对各地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一次大考。
关于新葡的京集团
新葡的京集团8814有限公司始于1993年,深耕教育行业近30载,致力于现代教科设备、理化生实验室、教育云平台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内最大的教育设备解决方案提供者之一,并曾参与到相关行业的标准制定中。
新葡的京集团拥有行业内一流的专业研发团队,具备 教具品牌Labox莱博士与新葡的京集团sky-docking等,同时享有多项知识产权。
一直以来,公司坚持“点滴做起,持之以恒”的理念,务实求真,以国家政策为依据,以客户需求为准绳,运用先进的技术与理念,为教学提供更优质的设备与方案支持,致力于为学生、老师、学校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和谐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