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上群星璀璨,牛顿、爱因斯坦、费曼、居里夫人等名字熠熠生辉。跟他们的名字一起名垂青史的,除了著名的理论定律和实验外,还有许多为后人乐道的爱情轶事。
疫情当前的情人节里,情侣们不能恣意的见面与相守,那就跟新葡的京集团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大牛们的爱情故事,一起干了这碗狗粮吧~
他们说,法国最聪明的一批人,都“嫁”进了居里家
玛丽·居里(1867~1934),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大学时是“校花”,做过模特,曾经是很多贵族公子追求的对象,但她对皮埃尔·居里情有独钟。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结婚时分别为28岁和36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居里家族的荣耀与辉煌已经铭刻在诺贝尔奖章上。居里家族共有4人先后3次获得2类诺贝尔奖。以至于法国人笑谈:“全法国最聪明的一批人,都跟居里家的人结了婚。”
牛顿:最终还是与科学结了婚
英国科学家牛顿(1642~1727)是第一个被授予爵士头衔的科学家。牛顿的出生改变了整个世界,并且创造了物理学上的第一个“奇迹年”。曾经有人评价过他:“没有凡人能比他更接近上帝。”
和牛顿有感情关系的唯一女性就是和他一起长大的凯瑟琳·斯托勒。牛顿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经常和她互通情书,牛顿每次回家乡都会去看望她。然而,之后因为牛顿专注于他的研究而使得爱情冷却,斯托勒小姐也放弃了与牛顿的交往,嫁给了别人。据说牛顿对这次恋情怀有一段美好的回忆,但此后便再也没有其他的罗曼史,牛顿也终生未娶。
从“直男癌”走向“宠妻狂魔”的狄拉克
要是说科学界谁最不爱说话,狄拉克肯定排的上号。除了讲课之外,他难得说一个字,和同事更是难得交流,甚至他的同事们定义了"一个小时说一个字"为一个"狄拉克"单位。
这样的人就活该注孤生啊,可是他居然结婚了。
这位传奇女士是狄拉克同事魏格纳的妹妹马尔吉特,到普林斯顿看望哥哥的时候,对狄拉克产生了兴趣。回去之后,马尔吉特就开始和狄拉克通信,不过往往是马尔吉特写了好几页纸,狄拉克却只只不过回几句话,对于狄拉克来说,远在天边的姑娘的吸引力远不如近在咫尺的爱因斯坦大。
在最关键的到底爱不爱的这个问题,狄拉克的回答表现出了直男癌晚期患者的本色,"你知道我并不爱你。如果我假装爱你,那就是我的错,我从来没有爱过人也不会明白爱情的感受。"
然而马尔吉特不理他之后,他却粘上了马尔吉特。
他亲自跑去布达佩斯见马尔吉特,回来后,信中写道:"离开你以后我觉得很难过,而且我感觉自己仍然非常想念你。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过去我和别人分开以后通常不会去想念他们。"
马尔吉特回访时,狄拉克求婚了,马尔吉特立刻就答应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嫁给未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何况是"单纯可爱"的狄拉克,当然,最关键的是马尔吉特爱他。
两人结婚后,狄拉克仿佛变了一个人,各种情话信手拈来,简直是妙语如珠。马尔吉特说他"几乎展现了拜伦式的才能"。
一对好基友 强势出镜:基尔霍夫(左)和本生(右)的传奇友情
1811年,本生出生在一个科学名门世家,父亲是哥廷根大学的教授,母亲也学识渊博。他研究了砷化合物,发现用三氧化二铁的水合物就可以做砷中毒的解毒剂,我们再也不用怕砒霜了。在一次制作有机砷化合物的试验中,装置发生了爆炸,他的右眼受伤,下半辈子他的视力都没有恢复过来。
相比于本生的化学才能,基尔霍夫的才能更多的体现在物理中。比如,在电学里有名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直到现在还是处理复杂电路的重要工具,这让他号称“电路求解大师”。
在热辐射方面,他有大名鼎鼎的“基尔霍夫定律”,指出物体对电磁辐射的发射本领和吸收本领的比值与物体特性无关,是波长和温度的普适函数。在这之后,他又进一步提出“绝对黑体”的概念,要知道,几十年后,引爆量子力学的“小乌云”就来自对黑体辐射的研究,基尔霍夫就是这朵乌云的始作俑者!
1851年,本生受聘到布勒斯劳担任化学教授,结识了基尔霍夫。他们俩相见恨晚,形影不离。一年多以后,本生接到了德国最好的海德堡大学的offer。到了海德堡,他却十分想念基尔霍夫,于是想方设法将好基友也转到海德堡大学。从此以后,这两位再也没有分开,每天都要在校园里、野外一边漫步,一边讨论学术问题,成为科学史上一段传奇。
大师们的恋爱无法复制 科研探究精神却能永远流传
虽然大师们的爱情轶事别有趣味,但是最终能让他们流芳百世的,还是他们对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伟大贡献,他们的探索研究精神将会指引后人继续前进。而我们要从大师那里继承的,也正是这种对科学的热忱与信仰。
疫情肆虐的当下,更加能体现出科学工作的可贵。这也是为什么国家教育日益重视理化生实验操作的原因,因为对于科学来讲,实验才是它的“亲密爱人”,他们相生相长,互相促进。大师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培养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做好实验是必经之路。
新葡的京集团Sky-Docking 为师生营造更好实验环境
新葡的京集团Sky-Docking实验室采用创新实验室建设及设计理念,打破传统理化生实验室地面建设施工方式,从地面(隐蔽)走向顶部(开放),安全智能、功能全面、建设灵活,是新一代理化生专业实验室及学科教室的最佳解决方案。
-吊顶单元
舱体系统:模块化设计,线路隐蔽更安全;万向吸风罩,快速通风,减少有害气体逸出。
电动升降臂:集成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供气系统等功能。
-地面单元
实验桌椅:桌子采用新型陶瓷台面,抗腐蚀、耐高温;座椅符合人体工学、防爆防滑更安全。
多功能移动水槽:金奖产品,多模式排水,配备学生电压,设有紧急洗眼器,有效降低实验损害。
-中央控制系统
采用西门子PLC控制系统:由教师统一控制实验室供电、供水、照明、通风等,减少学生误操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