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财政经费的大量投入,学校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配备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不断出现。在教育装备的配备上,很多学校盲目跟风,或者生搬硬套,事先对影响装备应用的相关条件不做调研评估,导致教育装备的低效用。接下来,本篇将谈谈如何加强中小学教育装备中的实验仪器的合理配备,进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育装备合理配备面临挑战
教育装备是用于教育目的的装备,是实施和保障教育活动的手段和工具,是教育系统构成的关键因素,国家每年都要为教育装备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育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装备的发展碰到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教育装备的采购、更新和维护上,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装备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教育经费的保障更迎来了学校装备建设的热潮。各学校纷纷争取资金,加大教育装备的建设,力求在装备水平上不落后于别的学校,忽视了学校的客观条件。这样,就导致其在教育装备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教育装备中的实验仪器的配备问题做个简单的分析,具体表现在“二缺一低”上:
实验用房缺
新课程标准除了进一步突出实验课教学在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外,更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因此,新课标在教育装备的建设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科学探究实验室、综合实验活动室、通用技术实验室、生物园地等专用教室,生均实验用房面积有所提高,这也加剧了学校实验用房紧缺的问题。

新葡的京集团Sky-Docking生物探究实验室
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重点学校、部分城镇中心校招生压力越来越大,学校大部分实验用房被挤占,导致学生实验无法正常开出。
专业的实验员缺
大多数学校的实验管理员多为年龄大或者体弱者,或是学科教师或行政人员兼职,缺乏实验操作的相关技能和知识掌握,而专业的实验员稀缺。除了部分高中学校有专业的实验员外,大部分初中、小学的实验员专业技能差,实验操作技能急待提高。
实验仪器的利用率低
近几年,随着标准化学校的推进,各校配足了各科实验室所需的仪器,有些学校的配备标准是相当高的,但由于学科的进程和升学压力,又因重视不够、不会操作等原因,导致仪器的利用率较低,起不到就用的效果。同时,现有的教育装备管理并没有纳入学校整体的教学考核范围之内,其实际地位较低。且教学绩效与教学装备的使用没有挂钩,教师使用教育装备的意识不足,加剧了教育装备的闲置。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教育装备实际效能的发挥,给教育现代化进程带来了不利影响。
教育装备合理配备的原则
按需配备是装备建设的基本原则。但有些学校忽视该原则,不顾客观实际,机械、教条地对照装备标准进行建设,造成资金的浪费。因此,学校在制定教育装备的配备计划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以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原则
教育装备是为完成特定教学活动所配备的,因此,教育装备的配备必然要以教学规律为基础。在配备教育装备时,首先要考虑教育装备的辅助性质,推动教育装备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

莱博士小学科学实验箱
需要强调的是,装备建设还分真需要和假需要。那种满足教育教学正常开展的需求是真需要;那种无关教育教学和师资实际,只是为了完成某种创建任务的装备建设需求是假需要。目前,这种假需要驱动下的装备建设在目前的装备建设中占有不轻的分量。
高使用率原则
教育装备使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装备配备的合理性。在进行教育装备配备时,并非机械地将省定标准目录照搬过来;而是针对学校的内部情况,有选择地取舍,做到教育教学有装备有师资高使用。
教育装备的添置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支出,以标准体系和规范工作机制为引领,综合考虑学校的财政预算和规划。在实验室的配备建设过程中,要尤其考虑将来的使用率问题,也就是经费的使用效率问题。
经济实用的原则
当前,随着创新实验室、探究性实验室等工作的开展推进,某些学校投入重金配备超高档超豪华教学设备。高档次设备一般伴随着操作的复杂度的增加,一些功能因为在教学中可能使用不到而未能得到有效开发,教育装备的开发率低。因此在制定教育装备配备计划时,应该选择配置适用性强且经济的设备。
为了在教育装备时少走弯路,使配备的教育装备能更好地满足教育活动的需要,并能成为教育装备建设的成功亮点,建议在教育装备配备过程前重点做一些认证:一要考察其它学校的类似情况并充分论证。“前人之鉴,后人之师”。充分借鉴别人的经验,少走弯路,避免闭门造车。二要考察教育装备配备实施的基本条件是否具备。三要考察教育装备配备内容的先进性与紧迫性,及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四要考察未来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困难等,及应对的措施和方法。五要考察教育装备投入使用后,相关人员、运行管理、运行费用等情况。
安全性原则
配备的教育装备必须符合环保、安全、法律、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在环保方面,仪器装备在老师和学生的使用时,健康无害的产品是基础,是保证;在安全方面,在进行某些方面内容的学习时,比如说有些危化品,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会受到安全性的制约;在法律方面,仪器装备和采购方式必须是规范合法,受法律保护的;在道德方面,比如说在学习人体的生理模型、泌尿系统时,不适合在人身上进行教学,才会有相应的模型,即仪器装备来代替。初学针灸时,找准穴位很重要,当然不能在真人身上试验,于是古人发明了一种叫“针灸铜人”的教育装备。在铜人体表涂蜡,体内注入水银,令被试者取穴进针,如果取穴部位准确,则针进而水银出。如取穴有误,刚针不能入。

总而言之,学习必须在安全且有处于身心健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时绝不能危害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为了摆脱危险、避免事故、维护公共安全利益而使用教育装备是必须的。
在大干教育的背景下,教育装备得到了资金的支持,配备的热情高涨,这更需要学校在教育装备的配备上冷静头脑,理清思路,力求合理性。学校教育装备的合理配备,既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率,又提高了装备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考虑学校现有条件,即是否存在“两缺一低”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配备,这无疑对教育装备的建设和今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